我院联合院长王稚晟:中国汽车企业共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

2023年09月20日

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主办,中国汽车报社承办的“问路碳中和--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于9月19~2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在9月19日举行的“高层论坛02:‘双碳’目标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联合院长王稚晟发表了题为“中国汽车企业共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助力欧洲绿色转型”的演讲。

IMG_256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联合院长王稚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欧盟中国商会在当日即发布声明,对欧委会决定表示高度关切和反对,并敦促欧方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9月14日,中国汽车报专访我会。

而在刚刚结束的2023慕尼黑车展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却宣布德国将开展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为德国车企“打气”。另有消息称,法国能源转型部长Agnes Pannier-Runacher也表示,法国计划给予低价电动汽车更大的补贴。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欧洲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政策环境和在欧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等方向,结合最新欧盟的所谓反补贴调查,向各位汇报一下相关情况。

欧盟中国商会现有会员单位近百家,包括21家国家商协会,代表约1000家在欧盟的中国企业,会员和单位中,汽车企业是比重较大的一块,主要分布在德国、荷兰、匈牙利、北欧国家,既包括传统车企如吉利、长城等,也包括新崛起的新能源车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等,此外还有电池、运输等汽车产业上下游和相关服务企业。整体而言,商会覆盖了在欧洲发展的几乎所有中国车企和相关企业。

中国与欧盟共同承担着全球气候能源治理的重要责任,中国一贯倡导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欧盟推动欧洲经济转型体现的理念不谋而合。中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为中欧绿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年前的2020年9月14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的中德欧领导人会晤上,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彼时,欧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区域,彰显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地位。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既受到欧盟和各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也受到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扩大国际合作和拓展市场等方面的启示。同时,绿色议题下的广泛领域合作也促进了中欧绿色经贸发展。绿色成为中欧合作最鲜明的底色,中欧绿色合作不仅丰富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而且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长期以来,欧盟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与产业的绿色转型,在环境政治和引领全球治理的考量外,亦在谋求通过绿色转型开辟集约发展和新兴产业赛道。在2022年12月的欧盟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呼吁欧盟委员会就提振绿色产业制定专门战略。2023年1月冯德莱恩在“达沃斯经济论坛”表示,欧盟将制定“净零工业法”等一揽子提振绿色产业政策框架。该法案旨在简化监管框架,完善绿色技术生产的投资环境,以达到至2030年欧盟在战略性净零技术上的产能接近或达到年需求的至少40%目标。从目前看,欧盟绿色产业在2022年能源危机背景下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高化石能源价格对新能源发展的刺激作用。2022年,欧盟风、光发电创下占总发电量22%的历史新高,欧盟在低碳能源转型技术的投资额达1800亿美元,居于全球第二位,德国、比利时、丹麦、荷兰四国发起共同推进北海地区海上风电发展的倡议,预计至2050年在北海建设150吉瓦产能,欧盟和各成员国政策支持以及绿色产业本身的积极发展趋势都将对欧盟优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电动汽车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因不断创新,并在中国和全球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获得了整体优势,这是创新和市场驱动的,而不是靠欧盟委员会提到的所谓巨额补贴。商会正密切联系中国电动汽车和供应链上各利益攸关方,及时传递中国企业的声音和诉求,向各方表达企业关切,密切跟踪有关进展,推动欧盟为中国企业改善营商环境。

如果欧盟方面坚持认定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带来市场的不公平,欧盟很有可能征收反补贴税,这将减少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也会给中国车企在欧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会打击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企业在欧洲市场发展的信心。目前我们注意到很多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加大对欧洲的绿地投资,而中国对欧电动汽车出口是新亮点,但欧盟此次宣布的并不是利好信息,或减缓中国对欧电动汽车出口,以及欧洲对中国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等,对中企在欧扩张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影响中国企业的切实利益。无论是调查还是未来可能的惩罚措施,会提高欧盟市场准入门槛或制造新障碍。第三,不利于全球多边合作。欧盟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巨大补贴选择性视而不见,反而对由创新驱动的中国电动汽车抄起了调查大棒,反而扭曲了市场。

为了应对这些不良的政策,商会建议广大车企和上下游企业高度重视欧盟这一动向,加强谈判,在未来调查中充分利用好可能的听证和协商机会,保障自身利益。企业还应切实借助商协会力量和各政企交流渠道,反映关切和诉求,共同保护中国车企的整体利益。同时,我们也呼吁即将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以及未来的中欧峰会能更好保障中企权益。

我们鼓励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无论是中国车企还是欧洲车企,要共同对欧盟保护主义的举措说不。中国市场对欧洲车企开放,欧洲市场也应对中国企业开放,欧盟人为树立壁垒和障碍,提高企业发展经营的成本,都是不可取的,也将极大阻碍欧洲和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过程。

新能源产业链在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也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节能减排,顺应时代之需。

据中国工程院研究报告,2020年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转折点,面对煤、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占比将开始大幅下降的大环境,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则展露出较大优势。我国汽车成品油消耗量接近石油消费总量的一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减少国家石油资源的负担,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新能源汽车低排放特点对削减车辆运行阶段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人群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其次,互联互通,形成新一轮技术冲击浪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步向电动化及智能化迈进。与之相关的各领域已达成一个普遍共识—“移动智能终端”或成为汽车新的代名词,具备随时互联互通、多种功能的交互应用的特点。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化技术应用集成更为理想的平台,在新能源与技术的结合下,新理念、新模式、新维度将不断迸发,带动了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浪潮。

再次,担当重任,向汽车强国迈进

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化和智能化这两个未来时代主题高度融合的典型产品,其产业发展将促进设计开发、测试、生产制造各环节各领域的创新发展,扮演着先锋官的重要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科技升级。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驱动力的新能源化,其创新与发展,除了革新汽车电机、电控乃至整车技术外,还将高度融合能源管理、智能互联和云服务,极大地重塑汽车产业链,这对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我国来说,既是契机,更是挑战。

随着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与探索,其品牌不断在欧洲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把技术创新带到欧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口。到 2030年,整个欧盟范围内需要约680万个公共充电桩,才能实现乘用车二氧化碳减排55%的建议。因此,欧盟必须每周安装14000个公共充电点,才能在2030年之前实现电动汽车的气候目标。

面对欧盟各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国新能源企业可参与到欧洲充电设施的建设,缓解欧盟充电设施短缺的情况。欧洲公共充电桩主要是由主机厂提供的充电网络组成,如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成立的欧洲最大的高性能充电站网络Ionity。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布局欧洲的大趋势下,中国车企也应被纳入充电桩建设体系中。如壳牌与比亚迪将在欧洲地区建立出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伙伴关系,覆盖其充电漫游网络上超过275000个充电终端,为比亚迪在欧洲的客户开发车队解决方案和专属充电服务。

此外,中欧应加强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与试点方面开展对话与合作,在下一代大功率充电、换电等方面协作建立全球互通的标准规范体系,鼓励双方相关协会和企业参与,交流试点示范经验。除公共充电桩网络外,居民区作为私家车充电的首选场所,还存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安装建设标准的规范缺乏制约。中国企业已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充电网络的标准化进程,致力于减少不同区域因差异化造成的断裂体验,发挥出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用。2022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宣布正式加入CharIN协会,致力于推广联合充电系统CCS 以及兆瓦充电系统MCS以提升全球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互操作性和标准化的组织,为人们创造更便捷电动出行体验。

根据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在欧发展报告,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欧中企正活跃参与欧盟绿色经济战略。在欧盟绿色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下,中企对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保持乐观态度,约八成受访中国企业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在未来五年内将继续改善。

欧盟各项绿色行动方案和“掣肘”政策的提出,不仅让中国车企出海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各大企业带来了机遇,中国汽车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和经验,我们坚信,中国车企能为中欧在绿色经济合作,为欧洲绿色转型和人类在可持续的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汽车碳中和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祝圆满成功!硕果累累!谢谢大家!

速记整理:赵琼

速记审校:冯英杰

返回列表